服务热线
17767100947
我是实验室里的“老黄牛",每天除了和数据较劲,还得和堆成山的试管、烧杯、比色管搏斗。直到站里 “空降"了一台喜瓶者洗瓶机(型号Aurura-F3) ,我的工作节奏变了样——它不像冷冰冰的设备,更像一个懂我的“清洁搭档"。
“一键拯救午休":懒人操作,真香!
以前最怕下午实验结束,看着水池里“杯盘狼藉"就头皮发麻。现在?我连“科技小白"同事都能教会:
篮架是万能插板:试管竖着插,烧杯倒着扣,连细长的核磁管都有专属支架 。摆瓶子像玩解压积木,三两下塞满一层。
触屏点菜比我点外卖还快:“有机溶剂残留?选有机清洗程序!"“笔颁搁管灭菌?直接调DLC3程序!"它自带38个预设菜单,还能存100个我的“自定义清洗" 。设好温度、时长,戳一下“开始",转身泡咖啡去。
烘干即拿,拒绝“湿漉漉焦虑":以前洗完得摊一桌子自然风干,现在热风烘完直接能用。赶着做下一批样?再也不用边擦瓶子边看表了 。
最大感触:时间忽然变多了!
批量清洗:以前手洗50支试管要1小时,现在双层篮架塞满,不到60分钟连洗带烘全搞定 。下午4点收工,5点器皿已归位——终于能准时接娃了!
解放的不只是手,更是脑子:不用再惦记“泡着的瓶子该捞了"“烘干箱满了没",实验间隙定个程序,回来直接收“作业"。省下的精力,全砸在数据分析和写论文上——去年发的SCI,洗瓶机功劳得占两成 !
人力成本“隐形削减":站里曾雇专人洗瓶,如今一人管三台机器,耗水量还只有手洗一半 。
若你也在瓶山皿海中挣扎——
不妨试试把双手交给机器,把脑力留给发现。毕竟,科技的温柔,正是藏在这些“不再费神"的日常里。